本文刊載於科技部《研究誠信電子報》2021 年六月 / 第 45 期
作者:潘璿安

第四屆「亞洲與泛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網絡會議」(The 4th 2021 Seoul Asia Pacific Research Integrity Network Conference)已於今年 2 月 25 日以視訊的形式召開。此兩年召開一次的會議,原本訂於 2020 年冬季於韓國首爾舉行,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延至 2021 年春季。主辦方因此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在 COVID-19 時代下建立研究倫理的當前議題與任務」(Current Issues and Tasks to Establish Research Ethics in the Era of COVID-19)。此屆會議的主持單位是韓國政府的科學研究管理機構「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of Korea,下稱NRF),籌備機構則是「韓國大學研究倫理委員會」(Korean University Council of Research Ethics,KUCRE)。
本期電子報將分享韓國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學教授 Jung-hye Roe(盧貞惠)博士的演說內容。Roe 教授以 NRF 主席的身分,說明韓國政府自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所採取的抗疫策略,亦分享 NRF 在疫情期間針對科學研究所施行的因應機制,以及其經費授權與分配的情形。她也在演說中,展示了 NRF 對於近年不當研究行為通報事件所做的態樣分析。
NRF 主席 Roe 教授在開場的專題演說中,代表政府歡迎與會者,並首先分享韓國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大流行,所積極採取的防疫措施。當中提到,韓國政府是採用 3Ts(Test, Trace, and Treat;檢測、追蹤與醫治)作為抗疫的策略(圖 1);這當中的許多設施、防疫機制與措施,是在 2015 年為了因應當年的 MERS 疫情所建置出來的。首先,在檢測(Test)部分,韓國在 2015 年時就著手建置快速篩檢的設備與環境,因此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初,他們才得以用最短的時間通過緊急授權,並立即啟動這些快速篩檢措施。而在追蹤確診者(Trace)的部分,韓國在 2015 年即開始著手制定個人資料使用的相關法規,當中授權政府可以在緊急情況時(如這次的疫情期間),利用民眾的個人電子設備(如智慧型手機)與即時交易(如信用卡刷卡記錄)去追蹤他們的足跡;這個授權讓防疫人員可以在短短 10 分鐘內即有效掌握確診者的行蹤。當然,政府也保證他們不會利用這些授權去侵害人民的生活隱私。此外,韓國政府對於確診者的醫治(Treat)是採分流的方式進行,包括將輕症患者與中重度患者安置於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確保彼此不會相互影響。整體而言,韓國的防疫措施是快速且有效的,而這可以歸功於他們過去於 MERS 疫情期間在軟體(規劃制度與法規)與硬體(採購防疫設備)投入與設置方面的努力。

Roe教授接著指出,自疫情發生以來,NRF 便以「快捷追加經費」(rapid extra funding)的方式,投入約 1.73 億美金的資金,去支援疫情控制與疫苗研發等工作。在經費分配上,挹注最多的項目是疾病治療與疫苗研發,約佔 1 億美金,其次依序是:研究與製程所需的基礎建設經費(3500 萬美金)、防疫產品與設備之採購(3200 萬美金),以及建構人體資料使用、專利,以及內部標準化章程所需的資源(6 百萬美金)(圖 2)。

此外,NRF 也建立了許多新的指引,以支持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科學研究人員與其計畫。舉例來說,NRF 發展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經費使用新指引,讓研究人員能更彈性地使用經費,包括允許他們採購防疫產品(乾洗手、口罩等),以及允許報支因國際差旅的延期與取消,所需承擔的取消費用及其他無預期支出。NRF 也授權受疫情影響的研究人員,得以延長其研究計畫的執行期限,且於必要時,可申請變更研究內容。此外,NRF 也將內部原採面對面形式的各種審查會議,改以線上評鑑(online evaluation)的方式進行;同時協助各大學校院與研究機構,建置網路作業平台,包括支援線上會議與網路課程的資訊系統等。NRF 也積極參與國際交流,並和許多國家的研究管理機構分享疫情期間的科學研究因應對策,並嘗試從中找出最理想的做法(the best practices)。
在演講中,Roe教授也呈現了 NRF 在 2015 年至 2019 年間,所收到之疑似不當研究行為通報事件的態樣分析(圖 3)。從 Roe 教授所提供的資料可看出,在所有 544 件被通報的案件中,不當掛名情事以 210 件占最大宗,其次是抄襲(174 件)。這份態樣分析與其他國家(包括美國、臺灣)的案件分析結果非常不同,是少見(甚至可能是首見)以不當掛名為通報最大宗的報告。Roe 教授指出,這些被通報的案件包含許多 19 歲以下青少年涉及不當掛名的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青少年為了豐富自己升大學時所需的學習歷程檔案,因此掛名在父母、親友或其他關係人的學術論文中,以增加錄取大學的機會。

為了因應不當研究行為,NRF 已從制度與教育面著手改善。舉例來說,NRF提出了作者列名的監管機制,包括制定「預防不合理掛名指引」(Guidelines for Preventing Illegitimate Authorship;詳見參考資料第 2 筆),當中除要求各大學校院與研究機構應制定研究誠信守則(如 Code of Conduct for Research Integrity)外,也提供許多關於作者列名的國際規範;更重要的是,此文件也提供用於揭露作者間親屬關係的文件範本,以及作者個人貢獻的聲明書範本。而在教育方面,韓國主要透過兩個平台推行研究倫理教育,分別是 Korea Institute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及 Center for Research Ethics Information(詳見參考資料第 3、4 筆)。據統計,在 2020 年間利用這兩個平台完成培訓的人數,約為七萬兩千人;兩個平台也完成約六千件的諮詢服務。
在演講的尾聲,Roe 教授表示,形塑負責任的研究環境是個很大的挑戰。NRF 會制定更多規範去因應多元的研究情境,包括提供能促進利益衝突管理及優良實驗室文化(如防治職場霸凌)的指引。NRF 也會積極監督各大學校院與研究機構在推動研究倫理方面的作為,並期望各機構能在不揭露當事人身分資訊的前提下,積極交流案件審議與後續處分等方面的經驗。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依內文提及次序排列)
- The 4th 2021 Seoul Asia Pacific Research Integrity Network Conference. (2021). http://2021seoulapri.org
- Guidelines for Preventing Illegitimate Authorship (Korea). (2020). https://resup.cha.ac.kr/공지사항/?mod=document&uid=20046&pageid=1(進入連結後,附件右方的檔案為英文版,左方是韓文版)
- Korea Institute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http://www.kird.re.kr
- Center for Research Ethics Information. (2021). http://www.cre.or.kr
- 本文中的簡報圖檔來源,取自 Jung-hye Roe 教授的演講簡報:Roe, J.-h. (2021). The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of Korea in COVID-19 Era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The 4th 2021 Seoul Asia Pacific Research Integrity Network Conference.
建議引用格式:潘璿安(2021,六月)。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於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之科學研究因應機制。科技部研究誠信電子報,45,2–8。原文連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科技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