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論文 | 預印本之特性、出版倫理與其在 COVID-19 肺炎疫情下的知識傳播影響力

本文透過文獻分析論述預印本論文之出版倫理相關議題,以及其在 COVID-19 肺炎疫情中所扮演的知識傳播角色。首先,從預印本論文的歷史與特性談起,探討其在學術研究與知識傳播上的定位與優勢,接著提出預印本論文這種知識傳播型態所衍生的出版倫理議題;接續則探討預印本論文在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的發表情形,包括數量與品質,以及其在這段期間對知識傳播的正面影響與潛在隱憂。最後,本文針對學術界中不同角色的機構與人士,各自在推動預印本論文之出版倫理與知識正確傳播上所能著力的面向提出建議。

電子報專文 | 善用期刊網站的資訊透明度預防掠奪性刊物

本期電子報翻譯與綜整由四個國際重要的學術出版專業組織,所共同編撰與發布的文件《學術出版的透明度原則與最佳實踐》(Principles of Transparency and Best Practice in Scholarly Publishing)。這份文件羅列了 16 個透明度事項,並針對每個事項提供最佳實踐的做法,以協助研究者能挑選出優良經營的期刊,並作為研究著作投稿時之標的。

電子報專文 | 談抄襲與自我抄襲─不同學科領域之觀點

今年中旬,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孫以瀚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曾以「抄襲與自我抄襲」為題進行演講,當中從生醫科學及實驗研究的角度切入探討自我抄襲;其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周倩教授也以「再談抄襲與自我抄襲」為題,從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角度出發,試圖釐清究竟什麼是抄襲和自我抄襲,以及如何預防自我抄襲。本文以二場演講內容為主軸,探討不同學科領域下對抄襲與自抄襲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