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主題:終於走到發表這一步──談不同學術角色間的責任、分工與衝突排解(談作者列名的原則)
Author Archives: sophiapanxx
電子報專文 | 在遠距的高等教育課堂中推動學術誠信(教師篇)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臺灣各大學紛紛宣布採用遠距教學。因為事發突然,相信對師生而言,多少都會對接下來的教學有些不安,學術倫理的問題也隨之被突顯出來。因此,我依據自己在推動學術倫理教育方面的經驗,分享八個能用於實踐學術倫理的策略與方法,供各位教師們參考。這八個策略不僅適用於遠距教學,在實體面授的課堂中也派得上用場。
電子報專文 | 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於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之科學研究因應機制
本期電子報將分享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 Jung-hye Roe 博士在「第四屆亞洲與泛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網絡會議」的演說內容。Roe 教授是以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主席的身分,說明韓國政府自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所採取的抗疫策略;她也分享 NRF 在疫情期間針對科學研究所施行的因應機制,以及經費授權與分配的情形。在演說中,她也展示了 NRF 對於近年不當研究行為通報事件所做的態樣分析。
課程簡報 | 2021 花蓮慈濟醫院學術倫理工作坊(評量試題)
評量主題:從自我抄襲談學術出版的透明與課責
電子報專文 | 國外頂尖大學如何推動學位論文品質管理?
確保學位論文品質的作法,建議可從三方面著手:強化學術誠信觀念、態度與意識;強化師生關係與合作研究之品質;由現成資源確保學術研究與學位論文之品質。本文分享國外頂尖大學在以上三方面的作法及相關資源,供大學師生與學校管理者參考。
課程簡報 | 109 學年度第二學期:大同大學研究發展處學術倫理講座
簡報主題:從自我抄襲談學術出版的透明與課責
研究論文 | Taiwanese and American grad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regarding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using a two-tier test approach
My new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In this piece, I discussed how cross-research system students might view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RCR) in different ways and the utility of applying two-tier tests in RCR instruction.
課程簡報 | 2021 中央研究院學術研究倫理教育訓練課程
簡報主題:誰可以當作者?
電子報專文 | 第四屆首爾「亞洲與泛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網絡會議」實記與省思
第四屆首爾「亞洲與泛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網絡會議」(The 4th 2021 Seoul Asia Pacific Research Integrity Network Conference)於 2 月 25 日以網路視訊的方式召開,會議主題是「在 COVID-19 時代下建立研究倫理的當前議題與任務」。本文將分享與會學者們所提出的其中兩個討論問題,兩者都是值得臺灣學術與教育界思考,甚至提出相應方案的議題;文末則分享此次會議能給臺灣學術界的一些啟示。
電子報專文 | 學術論文作者:如何公平決定?如何偵測潛在的不當掛名?
在本期的電子報中,我們將分享兩個近年國際間在推廣的資源「作者列名排序評分表」與「如何辨識可能有問題的作者列名」;前者能協助心理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更公正地提名論文作者,後者則能協助學術審查委員,辨識出可能涉及不當掛名的作者名單。此外,本期也附上一份海報「偵測怪怪的學術論文作者」,供師生推廣學術倫理之用。